2016年即將下達的財政補貼,你受益了嗎?

  • 華英科技
  • 近期,2016年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業技術推廣與服務補助資金、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動物防疫補助資金即將下達地方。

    一、做好畜良種繁育工作
    優秀種豬補貼,選擇河北、山東、湖南三省開展試點,補貼對象為從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購買優秀種豬的種豬場(含種公豬站),補貼品種為杜洛克、長白、大約克夏三類,優秀種公豬、種母豬的綜合選擇指數應分別大于等于115、105,其中杜洛克豬的綜合選擇指數采用父系指數值,長白、大約克夏的綜合選擇指數采用母系指數值,核心育種場種豬綜合選擇指數由全國種豬遺傳評估中心統一公布,每頭優秀種公豬補貼2000元、種母豬補貼1000元。
    二、深入推進畜標準化養殖
    畜禽規模養殖場改擴建主要支持之一生豬,南方水網地區要認真貫徹《農業部關于促進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調整優化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大生豬養殖場糞便處理利用設施改造升級,提升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促進畜禽養殖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各地在畜禽水產標準化養殖推進中,可結合實際適當調整創建標準。
    2016年繼續選擇河北、遼寧、吉林、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廣東、重慶、貴州、甘肅、寧夏等13個省(區、市)開展財政促進金融支持畜牧業試點。試點省要采用信貸擔保、貼息等方式引導和帶動金融資本,放大財政資金使用效應,支持畜牧業發展。
    三、強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今年農業部、財政部采取競爭立項的方式,確定遼寧、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重慶、貴州12個省(直轄市)作為2016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省。
    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重點支持帶動或輻射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主要用于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銷、農村電子商務、農業多功能性拓展、產業扶貧等工作。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可采取“先建后補”、貸款貼息、設立產業引導基金等方式,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財政補助資金形成的資產應折股量化到普通農戶或組織成員,使其參與全產業鏈價值鏈利益分配。
    四、關于實施好動物防疫補助經費項目
    2016年中央財政安排一次性應急防控補助經費統籌用于布病、包蟲病等主要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工作,按免疫計劃分年度實施。補助經費用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含大連市)、吉林、黑龍江、山東(含青島市)、河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布病防治重點省(自治區、直轄市)購置布病疫苗和防護用品。布病、包蟲病防治所需疫苗和驅蟲藥物按有關規定納入政府招標采購范圍,參照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疫苗招標采購方式進行。允許有條件的地方開展養殖場自行采購疫苗直接補貼經費的試點。此外,中央財政用于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的相關資金已并入中央對地方一般轉移支付,各地要強化工作指導,切實做好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工作。
    另外,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當調減玉米種植面積,以“鐮刀彎”地區為主、黃淮海地區為輔,以“糧改飼”“米改豆”為主要方式,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構建用地養地結合的耕作制度體系和糧經飼統籌、農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2016年,在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山東、河南、廣西、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7個省(自治區)實施“糧改飼”試點600萬畝:采取以養帶種的方式推動試點區域種植結構調整,通過流轉土地種植或與農戶協議收購方式。
    2016年,在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4個省(自治區)實施“米改豆”試點500萬畝:“一主”,是以玉米與大豆輪作為主,“四輔”:一輔,玉米與馬鈴薯等薯類輪作。二輔,玉米與飼草輪作。三輔,玉米與雜糧雜豆輪作。四輔,玉米與油料作物輪作。
    支持方式:
    “糧改飼”試點,支持對象以具有較大規模青貯飼草料收貯能力的規模化草食家畜養殖場(企業、合作社)為主,兼顧具有穩定青貯飼草料供銷訂單的專業收貯企業(合作社)。
    “米改豆”試點,補助標準要與不同作物的收益平衡點相銜接,互動調整,保證農民收益不降低,支持對象為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種養結合戶等新型經營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