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畜牧行業新聞集錦

  • 華英科技
  • 一、《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

    1、《方案》目標、技術路徑、重點任務、進度安排

    2023年4月2日,農業農村部制定了《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規定了行動的總體思路、行動目標、技術路徑、重點任務、進度安排、保障措施六大部分。

    目標是“一降兩增”,具體來講:

    (1)豆粕用量占比持續下降,在確保畜禽生產效率保持穩定的前提下,力爭飼料中豆粕用量占比每年下降0.5個百分點以上, 到2025年飼料中豆粕用量占比從2022年的1 4 . 5 %降至1 3 %以下。

    (2)蛋白飼料資源開發利用能力持續增強。到2025年,新批準1~2種微生物菌體蛋白產品上市,在全國20個以上大中城市開展餐桌剩余食物飼料化利用試點。

    (3)優質飼草供給持續增加。到2025年,全國優質飼草產量達到9800萬噸,優質飼草缺口明顯縮小。奶牛養殖飼草料結構中優質飼草占比達65%以上,肉牛達25%以上。

    技術路徑:

    (1)提效節糧,推廣低蛋白日糧技術。

    (2)開源節糧,充分挖掘利用國內蛋白飼料資源。

    (3)調結構節糧,優化草食家畜飼草料結構。

    重點任務:

    (1)實施飼料資源開發“筑基”行動。

    (2)實施畜禽養殖低蛋白日糧推進行動。

    (3)實施新蛋白飼料資源挖掘利用試點行動。

    進度安排:

    2023年:啟動地源性特色蛋白飼料資源調查;組織開發國產飼料配方軟件;編寫出版《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飼料配方與應用》;批準乙醇梭菌蛋白適用范圍擴大至豬雞;開展餐桌剩余食物飼料化定向使用試點和毛皮動物屠體飼料化利用試點;啟動畜禽胴體水解復合氨基酸飼料化利用試點;實施糧改飼政策,完成任務面積2000萬畝以上。

    2024年:重點開展家禽主要飼料原料營養價值參數評定。制定轉基因微生物生產的飼用發酵制品安全性評價技術指南,發布新飼料原料應用評價技術指南。開展主要畜種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生產技術培訓。新批準1~2種微生物菌體蛋白產品上市。再審定發布一批飼草新品種。

    2025年:完成地源性特色蛋白飼料資源調查,編制發布蛋白飼料資源存量及應用情況調查報告?;窘ǔ娠暳显蠣I養價值參數和加工參數基礎數據庫。完成國產飼料配方軟件開發并推廣應用。餐桌剩余食物飼料化定向使用試點城市擴大至20個以上,毛皮動物屠體和畜禽胴體水解復合氨基酸等飼料化利用試點取得明顯效果。完成畜禽養殖飼料轉化效率提升、低蛋白日糧減排效果評估等專題研究。

    2、從提效三方面來挖掘1.5個百分點的潛力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推動的飼用豆粕減量替代取得階段性成果。2022年,在畜牧業生產全面增長的情況下,飼用豆粕比上年減少320萬噸,相當于減少大豆需求410萬噸,飼用豆粕在飼料中的占比降至14.5%,到2025年要降至13%以下,預計減少豆粕用量680萬噸,相當于減少大豆需求870萬噸。

    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表示,通過全面實施提效、開源、調結構綜合措施,有望將產需缺口壓減至2000萬噸以內,大大減輕我國糧食特別是大豆的進口依賴。

    提效率:推廣低蛋白技術,實現精準營養

    據專家測算,推廣低蛋白日糧技術,最低可減少飼料蛋白需求約1320萬噸,相當于36%的進口飼料蛋白。

    廣開源:挖掘蛋白資源,減少豆粕依賴

    通過挖掘利用動物源性原料和非常規蛋白資源,加上大豆油料擴種增產的植物蛋白原料,可增加飼料蛋白供應量約1200萬噸,替代33%的進口飼料蛋白。

    調結構:提升優質飼草占比,實現增草節糧

    據測算,通過建設“鹽堿地草帶”,建成8000萬畝飼草生產基地,每年可增加飼草供應3600萬噸以上。

    3、生豬、蛋雞、肉雞、草魚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生產技術規范

    農業農村部先后公布了《生豬、蛋雞、肉雞、草魚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生產技術規范》的團體標準,標準包含每種動物不同生長階段的日糧中非常規原料的最高推薦用量,豆粕的最高推薦用量和日糧主要營養成分以及推薦的典型配方。具體標準可見:

    https://www.feedtrade.com.cn/policy/standard/2023-06-27/1985844.html

    二、植物提取物類飼料添加劑申報指南

    2023年2月2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植物提取物類飼料添加劑申報指南》,植物提取物類飼料添加劑包括純化提取物、組分提取物和簡單提取物。以抗病毒、抗菌、抗炎等預防或者治療動物疾病為主要功能的不屬于飼料添加劑范疇。

    本指南鼓勵研制者從“不同部位、不同組分、不同作用機制”三個維度研發創制植物提取物類飼料添加劑。植物提取物類飼料添加劑取得新飼料添加劑證書后,不再受理相同產品的新飼料添加劑證書申請,也不受理含量規格低于在監測期內相同產品的申請。相同產品指來源于同種植物的相同部位,采用同類工藝提取,有效組分相似,且含量規格相近的產品。有效組分含量規格高出現有植物提取物類飼料添加劑產品50%及以上的(有效組分為多種物質的,以合計含量計),視為不同產品。

    指南還規定了申請產品的申報材料要求,包括產品名稱及命名依據、類別,產品研制目的,產品組分及其鑒定報告、理化性質及安全防護信息, 產品功能、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生產工藝、制造方法及產品穩定性試驗報告,產品質量標準草案、編制說明及檢驗報告,安全性評價材料要求,有效性評價材料要求,中試生產總結和“三廢”處理報告等。

    三、農業農村部第676號公告:《飼料中風險物質的目標物篩查與確認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

    2023年6月2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飼料中風險物質的目標物篩查與確認 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檢測方法,規定了飼料、飼料添加劑和飼料原料中447種化學藥物風險物質信息及檢出限,包括中英文名稱、CAS號、分子式、配制溶劑以及色譜保留時間、特征碎片離子等信息。

    四、“掛面第一股”克明食品籌劃跨界生豬養殖產業

    非瘟后,豬價一度漲到歷史高點,養豬似乎成了人人“眼紅”的職業!許多外行跨界來養豬,前有做房地產、做互聯網的養豬,后有做水泥的養豬,而如今做掛面的也要來養豬!

    克明食品創始人陳克明30多年來,一直專注做面,如今克明食品已成功上市,成為“中國掛面第一股”,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掛面企業之一。

    克明食品年初發布公告稱,擬以3.57億元受讓控股股東克明集團、陳克明、陳克忠、陳暉持有的興疆牧歌全部股份,股份受讓完成后,公司將對興疆牧歌增資2.8億元。本次股份轉讓和增資事項完成后,公司將持有興疆牧歌51%以上的股份,興疆牧歌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為公司控股子公司。在發布收購公告的同時,克明食品擬向金融機構申請期限不超過7年、金額不超過4億元的并購貸款,用于支付公司收購興疆牧歌部分股權款及增資款。

    據了解,興疆牧歌成立于2017年6月20日,注冊資金3.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陳克忠,主營業務為生豬養殖和銷售、生豬屠宰。興疆牧歌在新疆、湖南、甘肅、廣西等地區共擁有年出欄生豬80萬頭及年出欄種豬3.5萬頭的養殖能力、年屠宰能力50萬頭的屠宰場。

    克明食品還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已經提前幾年培育生豬養殖產業,積累了眾多供應鏈資源并已在銷售渠道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優勢,在區位布局方面更是形成獨特優勢,公司在此背景下進軍該行業,有助于穩步展業。

    五、2023上半年上市豬企融資超200億元

    1、牧原:回購20億股份,發行50億債券

    據牧原公告,公司從2月20日開始回購股份,到5月24日,累計回購4187.01萬股股份,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77%,最高成交價為51元/股,最低成交價為42.39元/股,成交總額為19.9954億元?;刭彽墓煞輰⑷坑糜趩T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4月27日公告,牧原發布公告,擬公開發行不超過50億元公司債券,用于償還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債務、優化公司債務結構及補充流動資金。

    據其它媒體統計數據顯示,牧原股份上市以來已經累計募資991.57億元,其中,直接融資414.25億元(股權再融資271.03億元、發債融資136億元、IPO融資7.22億元),間接融資(按增量負債計算)為577.32億元,公司上一筆募資為去年12月定增募資60億元。若本次發行公司債順利落地,牧原股份上市9年內,累計融資金額將超過1000億元,而公司累計實現凈利潤還不足600億元。

    2、天邦:定增27.2億元用于豬場升級及補充流動資金

    3月1日晚間天邦食品發布公告,向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5億股股票,擬募資不超過27.20億元,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公司數智化豬場升級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天邦食品相關負責人坦言:“公司一直將智能化養殖作為養殖業務未來的發展方向?,F階段,公司核心的生產管理系統已經全面更新為自主研發的管理系統,并大力推廣移動端應用,實現多系統集成,提高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實時性、友好性?,F階段公司已全面使用育肥豬電子芯片耳標,通過設備自動掃描記錄豬只身份,可以實現溯源管理,也大大方便了對生物資產的實時監控。”

    還與東南大學聯合成立了智慧農業聯合實驗室,在概念驗證性測試(POC)實驗場方面進行大量圖像識別、人工智能及物聯網在智能化養殖上的應用研究,并現已完成實驗室試驗階段,未來將結合應用場景和生產過程,研發能大批量落地使用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3、大北農:定增19.43億元用于擴產和補流

    2023年6月3日,大北農發布公告顯示,決議公司2022年度定增預案的有效期自2022年6月22日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

    本次定增擬發行不超4.14億股,募資總額不超19.43億元用于飼料生產項目、養殖研發項目、總部創新園區建設項目、信息化系統升級改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補充流動資金5.83億元。

    4、神農:募資11.5億元用于擴產飼料、生豬和補流

    神農集團6月20日公告,擬向不超35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1.5億股公司股份,募集資金不超11.5億元,募集資金將用于2個飼料加工建設類項目、4個生豬養殖建設類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5、傲農:募資18億元擴產飼料、屠宰、食品和補流

    2月27日晚間,傲農生物披露A股定增預案修訂稿,已通過公司董事會審議。預案顯示,傲農生物擬向不超過35名的特定對象,募資不超過18億元,計劃用于飼料建設類項目、屠宰及食品建設類項目、收購子公司少數股權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本次定增前,傲農生物自2017年以來共有4次直接融資,合計募資凈額約40.1億元。其中,近三年每年進行過一次再融資,融資較為頻繁。

    6、羅牛山:擬募資38億元擴建豬場和補流

    3月21日,羅牛山發布了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的預案,本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8203.79萬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羅牛山瓊海種豬場項目、羅牛山數智化建設項目、收購海南潭牛飼料有限公司100%股權、海南潭牛飼料有限公司飼料廠建設項目等。

    5月23日,羅牛山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17.9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用于擬全部用于羅牛山瓊海種豬場項目、收購儋州羅牛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45%股權、建設羅牛山樂賀40萬頭生態養殖基地項目、羅牛山數智化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

    7、益生股份募資11.6億元

    雖然是都是以種禽業務為主的企業,但近年來也逐漸涉足種豬領域,6月12日,益生股份發布了2022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說明書(修訂稿),募集資金總額(含發行費用)為不超過11.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擬用于種豬養殖項目、種雞孵化場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8、東瑞股份募資10.33億元

    2月21日,東瑞股份發布定增公告,計劃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定增募資10.33億元。其中7.73億元將用于東源東瑞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東源縣船塘現代農業綜合體項目(黃沙基地),剩余2.6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項目。

    9、唐人神募資3億元

    6月27日,唐人神發布定增預案,擬以簡易程序向不超過35名(含)特定投資者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3億元,計劃建設生豬全產業鏈數字智能化升級項目。

    預案顯示,本次唐人神擬建設的生豬全產業鏈數字智能化升級項目包含2個子項目,其中集團化云平臺建設與升級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6000萬元,數字智能化養殖體系建設與升級項目使用募集資金2.4億元。

    六、上半年上市豬企引入“國資”

    隨著養殖業發展的進程,越來越多的國企憑借穩定的資金和土地,開始進入到養殖業領域。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豬周期”的劇烈波動,國企進入養殖業的趨勢正在加速。政府也在不斷推行相關政策,為國企進軍養殖領域提供支持。

    5月15日晚正邦科技宣布與江西省供銷冷鏈科技有限公司達成了10億元項目合作意向;6月初,傲農與戰略投資者廈門某大型國企溝通好初步的協議轉讓意向,大股東擬向其轉讓不超過6%的股份,沒過幾天,華統股份與撫州撫州市農墾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及撫州市綠緣實業有限公司擬投資76億元;行業對于國企進軍養殖業似乎也一致看好,消息一經發布,相應的股票就接連幾個漲停板。

    據行業媒體統計,11省市18家“國字頭”豬企,“十四五”規劃產能超過3790萬頭。相當于2022年全國生豬出欄量5%。

    七、四大豬企下調今年出欄目標600-870萬頭

    面臨巨大經營壓力,豬企下調了今年的出欄目標,包括傲農生物、天邦食品、大北農和天康生物4家上市豬企,合共下調600-870萬頭。

    傲農生物:去年12月,傲農生物表示2023年力爭出欄800萬頭。而到今年4月接受機構調研時,傲農生物改口稱“今年出欄目標600萬頭左右,其中仔豬占比大概是30%-35%”。

    天邦食品:在去年10月公告中曾透露,2023年度生豬出欄量計劃在800萬頭-1000萬頭之間。到了今年4月其公布的2022年年報中,出欄量也下調了——“力爭2023年全年生豬出欄達到650萬頭”。

    天康生物:此前公布的三年計劃中,2023年出欄目標為500萬頭。而其在今年4月公布的2022年年報及董事會工作報告均指出,2023年生豬出欄量下調至280-300萬頭。

    大北農:其今年3月曾對外表示2023年計劃目標出欄600萬頭,而在5月份將計劃調整為500至550萬頭。

    八、畜牧業“新鮮事”

    1、爸爸豬圈里搭床鋪,邊帶娃邊養豬

    今年27歲的楊先生,有兩個兒子,大寶今年5歲,在幼兒園上中班,二寶今年只有2歲。他在鄉下老家開了一間養豬場,同時照顧二寶;他愛人在唐河縣城一所學校工作并照顧大寶。豬下崽的一周,楊先生為了既能照顧小豬,又能照顧兒子,就在豬圈里給兒子搭了一個臨時床位。楊先生說,雖然豬圈里面比較臟,味道也不小,但孩子能時時刻刻在他身邊,他會安心得多。孩子似乎非常適應環境,和小豬仔打鬧成一片。

    2、美女大學生養豬

    湖南24歲的女生孫卓,本科學的是獸醫,畢業后在養豬公司做技術員,年薪大概10萬元,每一年根據生產業績的情況,還有豬價的情況,獎金會有波動,技術性強一些的工資相對高一些。

    孫卓稱,一開始看到大的豬還會有點害怕,后面習慣就好了。她每天早上6點起來給豬喂料喂水,再為豬診斷有沒有疾病,一般會在下午4、5點下班。

    此外,她說養豬工作有幾點好處,首先工資相對高且穩定,其次吃住在場、花銷小,而且有防疫補貼和加班費,另外沒有職場內耗,適合社恐人士。對于目前越來越突出的大學生就業難,養豬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3、云南“健身豬”走紅網絡,一頭最高可賣8萬元

    云南保山李先生家飼養的黑豬,因其身形健碩,肌肉強壯,被不少網友笑稱為“健身豬”。這類豬叫做杜洛克豬,體型比較健碩,原產于美國,成年豬最高能長到500公斤左右,品相優良的話,一頭最高能賣到8萬元,主要用于配種。

    4、月薪4萬去非洲養雞,企業回應:不招20歲以下的年輕人!

    2月23日,據報道山東青島一企業稱月薪3-4萬招聘養雞場場長,工作地點在坦桑尼亞,引發網友關注。招聘內容顯示,崗位是養雞場場長,月薪為3萬至4萬,崗位職責是制定種雞場的生產計劃、監督并執行以確保種雞場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種雞場工作人員培訓;參與制定種雞場各項管理制度和生產規程,并不斷完善;向生產經理匯報工作,完成生產部下達的任務。

    任職資格需具備豐富的蛋種或肉種雞實驗管理經驗,熟悉種雞實驗及疾病防止的關鍵控制點;作為負責人管理過5萬套以上種雞場3年以上或大型養雞場5年以上;畜牧獸醫相關專業畢業,學歷不限;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熟悉各種雞場各項操作,并能給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和示范指導;愿意駐外,男女均可。年薪在30萬到50萬之間,另外還有績效、年假、年底獎金和飛機票。

    5、徐州有商戶出售“不開心豬”

    在江蘇徐州,有網友爆料,有商家出售淘汰豬和不開心豬。商家說,“不開心豬”是指不吃飯的豬,“淘汰豬”是不能再生育的母豬,是活豬,一般都是廠家買去做火腿腸的,這兩種豬肉比市場價一公斤便宜3塊錢。

    隨后他對記者稱,淘汰豬售價3元每斤,是活豬,“不開心豬”則是生病的豬,在處理廠處理了,是死亡了的。該商戶稱不知道“不開心豬”生了什么病。徐州市農業農村局獸醫和畜牧屠宰處工作人員表示,已注意到相關情況,將會進行核查。

    6、浙江金華“豬景房”,8888元一晚,外加帶走一頭豬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一牧場近日開設了兩間“豬景房”,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一晚“豬景房”的價格為8888元,入住的客人在第二天離開的時候還可以獲得一頭由牧場自己養殖的豬,或者是快遞一年的豬肉到家。“一頭生豬的價格在6800元左右,重達150斤,并且送出的生豬,一定是養滿365天的?!边@么算下來,“豬景房”一晚上的房費大約在2000元左右。

    豬舍實行全封閉式管理,聞不到一絲臭味。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還特意將咖啡廳、會議大廳都安排在豬舍樓上,小朋友們可以在濃郁的咖啡香氣里,參觀小豬從懷孕、哺乳、保育到育肥的養殖全過程。對于吃過豬肉卻沒看過豬跑的大部分小朋友,屬實為一大賣點。

    九、畜牧大數據

    1、全球飼料產量12.66億噸

    《第12屆奧特奇年度飼料調查報告》新鮮出爐,據統計,來自全球142個國家和2.8萬多家飼料廠2022年共生產飼料為12.66億噸,同比下降0.42%。

    2、全國飼料產量3.02億噸

    2022年全國飼料產量30223萬噸,同比增長3.0%;其中配合飼料產量28021.2萬噸,增長3.7%;濃縮飼料產量1426.2萬噸,下降8.1%;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652.2萬噸,下降1.6%。

    2023年1-5月,全國飼料產量1.23億噸,同比增長8.85%。

    3、全國生豬、家禽存出欄

    2022年全國出欄生豬69995萬頭,同比增長4.3%,2022年末全國生豬存欄45256萬頭,同比增長0.7%。

    2022年全國家禽出欄161.4億只,比上年增加4億只,增長2.5%,全國家禽存欄67.7億只,比上年末下降0.2%。

    2022年末,能繁母豬存欄4390萬頭。

    2023年5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258萬頭,環比下降0.6%,連續5個月環比減少,累計減少132萬頭,同比增長1.6%,連續8個月同比增長,近12個月最低存欄量。

    (來源:飼料行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