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四大眾籌揭秘:如何“拿”別人的錢干自己的事情?

  • 華英科技
  • 在農業領域,眾籌就是聚集大家的資源和金錢干成自己的事情。農業眾籌一出現便受到熱捧,其目的就是將三農優質項目推向互聯網金融機構,以“互聯網+金融”模式,打通農民融資難的“最后一公里”,達到三農產品“去中間化,直達城市消費”的目的。

    農業眾籌究竟該怎么玩?
    如何“拿”別人的錢干自己的事情?
    ?

    農業四大眾籌揭秘
    1、農產品眾籌

    這是目前火熱的眾籌模式,對農產品來說,只能走高端小眾的路線,用戶一起湊錢買平時市場里難以窺見的產品,或者是一些精品蔬菜水果等。但生產基地想通過“以銷定產”模式來銷售自己的高端產品,通過眾籌還是行不通的。

    2、農業技術眾籌

    雜交水稻的增產技術,糧食在整個世界都占據重要位置,糧食增產技術當然也格外受到青睞;引種藍莓等新型農作物的種植技術,這項技術的價值點在于該農作物被世界公認有價值并具有極大的稀缺性,通過該項引種技術可以解決稀缺性問題;有機化肥農藥技術,隨著有機食品的熱度逐漸升溫,圍繞著有機會形成一條系統的產業鏈,每一個不可替代的環節都是值得投資的。

    3、農場眾籌

     

    農場眾籌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眾籌的是土地、農畜產品還是參觀采摘?這就要圍繞著農場的個性化特色來做文章,所以還是要圍繞著該農場的商業價值來分析確定。

     

    4、公益眾籌
    公益眾籌在農業方向上實際上有更大的需要,農業也需要“希望工程”,比如西北治沙、農村建設等通過公益眾籌可以使社會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截至2015年下半年,國家已累計撥付農業綜合開發轉移支付項目資金312億余元,占農業綜合開發中央補助地方支出預算的99.9%。如今,互聯網農業,生鮮電商的崛起也進一步帶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眾籌的出現勢必會推動農業生產和經濟的發展,有助于解決農產品的安全問題和部分農業資金鏈的問題。